勤廉江西史鉴 | 勤政为民——文柱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4-04-18  浏览次数:10

   文柱,字砥中,江西瑞昌人。文柱生活于清朝,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第十九世孙,他继承了文氏家族的良好家风,为人勤勉尽责,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对待亲人,则以孝悌为先。文柱通过六年一次的拔贡选拔,被选入国子监读书。后来,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七品的京官。通过积累经历,十余年间逐渐升任兵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其间,文柱作为中央参谋,参与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等活动。因办事认真仔细,文柱很受兵部大员们的器重,“堂官皆倚为左右手”。 

  在兵部官员的推荐下,文柱调任浙江衢州府知府。衢州山多地少,民风剽悍,文柱上任时,衙门积累了大量的案件和公牍。见此状,文柱迅速调阅各方资料,积极审理案件,并根据掌握的衢州情况,因地制宜处理公文。在他夜以继日的努力下,案件审理得井井有条,堆积如山的公牍也很快处理完毕。 

  在朝廷的考核中,文柱的政绩名列第一。不久,朝廷调任文柱为杭州知府。还没有半年,文柱便处理了陈年积案五十余宗。判决下来后,没有一个人说冤,百姓们对此交口称赞,以为文柱有先祖文天祥的风范。 

  后升任山西河东道兵备副使,同时兼任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盐课的管理者。盐铁在明清时期乃是国家专卖产品,很多官员和盐商勾结,倒卖国家的公盐,因盐课涉及的利益过大,朝廷都是派遣精明能干、清廉正直的官员去担任盐课使。文柱在任期间,厘清盐政的弊端,堵住管理的漏洞,有效防范了“盐耗子”的破坏,为国家挽回了大量的损失。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文柱升任直隶按察使,负责监督直隶官员的风纪问题。直隶乃是京畿重地,勋贵豪强云集于此,违法乱纪之事非常多,但因为他们有强大的背景和后台,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和麻烦。文柱上任后,坚持法律的准绳,只要有违法乱纪行为,不管涉及谁,都是一查到底。在处理公务时,文柱从不拖沓,“剖决如流,案无滞牍”。为了有效缉捕盗贼,文柱根据典籍所载和自己的经验,制定了缉捕法四则,直到同治年间,该方法依然被直隶按察司使用。 

  后来,皇帝考虑到文柱的能吏本色,任命他为江苏布政使。江苏乃是清廷财赋的重镇,民间向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传言。文柱到任后,积极鼓励生产,削减官府开支,整顿胥吏队伍,以提高赋税收入。文柱担任江苏布政使时,刚爆发了鸦片战争,江苏作为沿海地带,承担着制造海船的责任。文柱亲自督工,选择结实的木料,造出的海船,比以往的海船坚固数倍。为增加海船的攻击力,文柱在船舱之中放置了火攻器具、铠甲、军刀、弓箭之属。百姓们见到文柱所修的海船后,信心大增,对洋人的惶恐之心有所降低,社会秩序变好了很多。后来,因积劳成疾,文柱卒于任上,江苏百姓伤心不已。 

       来源:江西省纪委省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