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报:学习在于不受干扰,心无外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光烂漫,正是学习之时。
可久可大,莫过乎学。如何为学?从古至今,各种论述可谓恒河沙数。古圣先贤之言中,陆游的话可谓一语中的。
陆游在《朝饥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其意为,求学之心不被外物动摇,学习时不受外物干扰,才能学有所获、学出大成。这告诉我们,为学的真谛,在于外物不移。那些用心不专,抵制不住外界干扰的人,终将泯然于众。
刘义庆在《世说新语·德行》中讲述了管宁割席的故事:“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心无旁骛、专心如一,可以说是善学的代表。华歆因物动摇、三心二意,可见其浮躁之心。
历史上,诸葛亮被称为智慧的化身。他缘何那么有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潜心修学、精心治学,日日为继、久久为功。他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可见,要达到较高境界,不仅要学下去,更要外物不移地学。否则,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曾国藩学养颇为深厚,这与他持之以恒,终身学习是分不开的。他在《与诸弟书》中讲道:“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誓终身不间断也。”曾国藩带兵打仗、从政为官,如此之忙,依然勤学不辍、笔耕不止,也难怪其能实现“三不朽”的人生理想。
外物不移,彰显的是为学者的有志、有识、有恒。正如曾国藩所言,“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安心者有大艺。庄子笔下的很多人物,如庖丁、承蜩者、捶钩者、为鐻者、轮扁者、运斤者,他们都有着超乎常人的技艺,根本原因就在于不受干扰、心无外物,千锤百炼、万般历练。
事实证明,唯坚实者得长久、能永恒。欲达到学问之境,须保持淡泊心态,加强静心修炼。毛泽东同志年轻之时,就喜爱到长沙城最喧闹的地方读书,目的就是修炼不受外物干扰的定力。后来,毛泽东同志能在炮火连天的长征路上写诗,能在陕北沟沟坎坎的转战路上做文章,能在滹沱河畔的小山村立雄文,与他深得学问之道是分不开的。毛泽东同志酷爱读书,对于经典更是反复研读,《社会学大纲》看了10遍,《共产党宣言》读了不下100遍,《资治通鉴》翻阅了17遍……如此持之以恒、不厌其读,充分反映出毛泽东同志的执着、笃定和深修。
反观现在少数党员干部学不深、学不久、学不透、学不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得到学之真谛,抵御不住外物的诱惑,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一套。有的上了酒桌就忘了书桌,听到哪里有乐子就离开了书屋;有的深受浅阅读干扰,整天拿着手机刷个不停,被各种流行观点所左右;有的也进学习室,也搞培训交流,但左耳进右耳出,学了几天就再也拾不动书本……诸如此类,怎能静心为学、虚心纳物?又怎能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今天,我们进入了新时代,面对的新情况新问题比以前更为复杂、更为棘手。解决起来,不仅需要政治能力,更需要本领高强,不具有“政治家+专门家”的本事是万万不行的。只有以善学之人为镜,外物不移、精力不移、心思不移,学出一个思想大解放、站位大提升、能力大升级,才能履行好新时代的使命任务。(桑林峰)(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8-03-01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