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伟大新时代,迎来科研黄金时间
“在十九大报告中,墨子号作为6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被‘点名’,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激励,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近日在实验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他表示,过去五年,是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能够拥抱“中国机遇”,亲身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是自己最大的幸运。
41岁当选中科院院士,46岁带领团队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47岁带领团队建成启用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潘建伟的科技成就与祖国的快速发展紧密相连。这位名震国际量子学界的科学家,朴实、理性的背后饱含激情。
“我数了一下,‘科技’这个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17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创新的高度重视。”潘建伟说,十九大报告为建设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做出战略部署,提出了科技发展新目标和路线图,让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更加坚定了科教报国的信念。
“十九大报告明确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算了一下,那个时候我正好80岁左右。能看到那一天的到来,并且能参与其中贡献力量,感觉真的很自豪!”
潘建伟十分感慨地向记者回想起自己青年时代的科研经历。
1996年,26岁的潘建伟远赴奥地利攻读博士学位。他第一次走进量子科研的世界级实验室,强烈感受到当时中国实验室的巨大差距。“我第一次与导师见面时,他问我,‘潘,你将来有什么打算?’我说,我的梦想就是能在中国建立像这里一样的世界一流量子光学实验室。”潘建伟回忆说。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科研项目经费很少,要开展能够跟国际上竞争的研究非常困难。”
2001年,学成归国的潘建伟酝酿搭建中国的量子实验室,开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随着我国科研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他的实验室从无到有,从有到强。近5年来,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与保障下,潘建伟团队走向量子信息研究最前沿。
梦想成真的时刻终于到来。去年8月,潘建伟团队牵头研制的世界第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成功发射,中国在量子通信的国际赛道上进入领跑新方位。今年9月,连通北京和维也纳的量子保密视频通话,标志着世界首次洲际量子通信成功实现。
“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科研工作也经历了从跟踪模仿学习,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再到目前一些领域开始领跑的转变。”潘建伟说,得益于国家巨大的发展成就,国外很多同行对中国的创新成果刮目相看;能在人生壮年赶上国家历史性变革时代,是自己的幸运。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驱动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多次有机会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慢慢理解到,我们要真正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靠创新驱动。”潘建伟表示,他和团队将积极配合推进国家在量子信息科技领域的战略性布局,加快形成量子信息领域研发的核心科技力量,力争拿出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新成果。
记者了解,目前,在成功完成“墨子号”预定科学实验任务的基础上,潘建伟团队正在进一步探索利用卫星平台开展对广义相对论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的实验检验。同时,他们在超冷原子量子模拟方面积累技术力量,为揭示若干复杂物理系统的机制奠定基础;在基于光与超导体系的量子计算方面,正在努力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能力,实现“量子称霸”这一国际量子计算研究的新突破。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我们迎来了科研的黄金时间,必将有更大的作为!”潘建伟说,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工作者以后还要在“强”上下功夫。(记者 陈芳 徐海涛)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7-11-20 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