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时间:2015-05-08 |
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对全党提出的要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这是王岐山同志在参加全国两会北京代表团审议、到河南考察调研时先后两次讲话的重要内容。
最近,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也连续推出文章,进一步阐释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取得明显成效,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 心为之一振。同时,应该看到,“四风”问题面上有所收敛,但是病根未除,禁而不绝;高压之下腐败分子有所震慑,但反腐败斗争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决定了当前的目标任务仍然是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必须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同时,实践经验和历史思考也告诉我们,作为执政党,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和制度创新,解决好自我监督和纪律约束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从严治党、严明纪律的要求。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严明政治纪律,三次全会上要求加强组 织纪律,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纪律建设。中央纪委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主业主责,始终把依规治党、严 明纪律贯穿在监督执纪问责全过程。
但是,从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纪律不张导致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仍十分突出。
有些党组织习惯于把防线设置在反腐败上,认为只要干部没有腐败问题,其他问题都可忽略不计。于是,纪律只针对少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领导干部, 多数党员都处于“脱管”状态,导致组织涣散、纪律松弛。有的纪检机关也把阵地摆在了法律的底线上,只重视查办大案要案,错误地认为,只要领导干部不违法, 违反纪律就是“小节”,没人管、不追究,忽视日常监督执纪。纪律防线的退守甚至是“弃守”,致使一些地方出现“前腐后继”乃至塌方式腐败现象,不出事都是 “好同志”,一出事就成了“阶下囚”。
形势决定任务,也决定了工作方针和方法。我们既要保持正面高压不能撤,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腐败存量,又要腾出手来建立更前沿的防御阵地,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腐败增量。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既要治标、也要治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面从严治党要立足当前,遏制腐败蔓延势头,态度要坚决、震慑要足 够,重点惩处“三类人”,让腐败分子收敛收手;还要着眼长远,加强纪律建设,实现监督执纪问责常态化,使纪律规矩真正立起来、严起来。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要把治本这一手抓起来、硬起来。纪律就要管全部,否则从严治党就不可能做到“全面”。要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 执行到位,用纪律管住8700万党员的大多数,让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党规党纪这条红线,自觉做到敬畏纪律、遵守纪律,从而远离腐败、抵制腐败、反对腐败,达 到对消极腐败现象“釜底抽薪”的效果。
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要完成重构政治生态的任务,必须在拔“烂树”的同时,着力治“病树”、正“歪树”,像啄木鸟一 样,发现虫子,及时清除,保证树木的健康,不断净化森林。执行纪律就像啄木鸟啄虫子。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执纪必须先于执法。只要我们坚持用纪律的尺子 丈量党员干部行为,发现苗头就及时提醒、触犯纪律就及时处理,把纪律管到位、严到份,“烂树”“病树”“歪树”就必将减少,政治生态就会往好的方面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长期积累,解决起来也非一日之功。加强纪律建设,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立起来、严起来,是推进党风廉 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的战略选择,不但说明反腐败斗争力度不会减弱,而且表明我们党对一切违纪行为的零容忍态度,对党员干部的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石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