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访回归常态
上世纪五十年代,家访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制度被广泛运用。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这一制度逐渐受到冷落。今年春节期间,江西省纪委领导集中到纪检干部家中开展家访,拉家常、问家情、察家风、听意见,赢得纪检系统及社会广泛赞誉,家访一时成为纪检系统内外热议的话题。人们希望,这种“走心”的家访活动能回归成为常态。
让家访回归常态,是加强组织与家庭共同监督干部的需要。古语有云:“居则视其所亲,富则视其所与,达则视其所举,穷则视其所不为,贫则视其所不取”。要了解一名党员干部平时结交什么人,如何支配财富,身处逆境和困境时有无操守,除了工作中“听其言而观其行”,还需要通过家庭、邻里、朋友各方面的反映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家访谈心便是直观便捷的识人察人途径。近年被查处的官员中,有的长期家外有“家”而亲属一无所知,有的住豪宅、挥金如土而组织毫不知情。如果能发挥家访的日常监督作用,就能多一道防微杜渐的关卡,而不至于让某些人肆无忌惮地走上贪腐不归路。
让家访回归常态,是领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党持之以恒地纠正“四风”,使机关作风大为改善。但仍有个别领导干部存在官僚主义等问题,其病根是思想意识里的“官”字,爱摆官架子。有的领导对下属只谈工作不谈思想,只加压不分愁,只关心工作状况,从不过问家庭情况和个人喜怒哀乐,还美其名曰不窥隐私。其结果是,同事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冷,领导干部与职工的距离越来越远,职工对组织的归属感越来越淡。
家访,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体现。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寻乌开展社会调查时,亲自登门造访当地商人、农民,并邀请他们到他的住处开会,还请大家在家中吃饭。新中国成立后,入住中南海的毛泽东仍然开门纳客,来访者既有领导干部,也有工人农民。而且,他还叫人把门前屋后摆放的鲜花全部撤走,院里只摆一对常绿的棕树、一对无花果木,走廊上放两盆绿草,以免上行下效养成虚荣风气。由此可见,家访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让家访回归常态,对做好工作有莫大帮助。对组织而言,家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对领导干部而言,家访传导出求真务实作风和为民情怀。通过家访,实现调查研究实打实、群众工作面对面、同事交往心换心,家访就能发挥友情访、爱心访、解忧访、预防访的功能,进而成为凝心聚力的连心桥。(罗聪明)(来源:江西日报时间:2017-02-20)